报告当中特别提出了要加强赤水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威信县作为赤水河源头县之一,我们要坚决扛实保护和治理责任。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和百日攻坚,连续6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落实精准帮扶措施,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合盛硅业水电硅、旗滨光伏高透基材等重大项目克服重重困难加快推进,中晟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期、锂宸2万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和5000吨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6万人,其中省外就业1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省外就业人数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来源:@微昭通丨云南日报。2022年,面对经济不断下行、供给持续不足、动能支撑不强三重压力,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昭通市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以大力实施六大战略为主要抓手,扎实做好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工作,有力应对疫情反复冲击、投资大幅下滑、消费持续疲软三大挑战,解决了许多超预期的难题,全市呈现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的良好局面。着眼于破解制约和影响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机制性难题,昭通市委开展了一场改进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作风效能革命,推动五项重点改革四个专项改革和一系列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有效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发展等问题3185个,破解企业用地难题156个,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中缅油气管道昭通天然气支线全线贯通。通讯员:姜连聪 康德斌 /图。
正在制作米花糖的张芝珍算起了经济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日,笔者到茂租镇茂租社区的张芝珍家中采访,其带着儿子儿媳制作米花糖,空气中充满了甜蜜的味道,瞬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最近几年的销量都很好,每年能卖出2000多箱,收入差不多有20万元。张芝珍制作米花糖已经有20余年,因味道好、口感佳,每年腊月,到她这里购买米花糖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到目前卖出了1000多箱,收入也有10多万元昭通日报记者:张永刚 尹婕。
臧永平笑着说,趁着年轻就想拼一把,多学技术多挣钱,为以后回乡创业打下一个好基础。36岁的臧永平来自昭阳区永丰镇小闸村,已在海宁务工13年。除了臧永平一家三口外,哥哥嫂嫂也在这个厂打工。走出家门闯天下,离土离乡创新业。
请大家带好行李,开始排队……10时20分,小喇叭里传来温馨提示,臧永平和妻子扛起3个手提包、提着一袋零食,牵着女儿,走向发往浙江嘉兴的务工专车。今日外出打工妹,明朝致富带头人……鲜红的标语不仅激励着臧永平,也是对当天远赴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的2039名外出务工昭通老乡的一种祝福。哥哥早3年来到海宁,吃不惯沿海清淡、甜口饮食的臧永平,还会常做家乡菜约着哥哥一家聚会。干一行爱一行,我在这个厂里已经连续干了10年。
元旦前一天回到家,共待了28天。相聚存快乐,离别留怀念。
1月29日上午9时30分,记者在昭通市暨昭阳区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集中欢送仪式现场见到即将奔赴浙江海宁的臧永平,谈及未来的打算,这个满脸憨笑的小伙子认为技多不压身,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憧憬。臧永平和妻子在海宁的一家纺织厂工作,6岁的女儿在当地一家幼儿园读大班,一家3口住在厂里提供的宿舍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认认真真学技术,兢兢业业干工作,通过不断努力,臧永平的工资从刚到厂里的每月4000元涨到现在的年薪10万元。2023年春节,臧永平说,不仅是过得最舒心,还是在家团聚时间最长的一次。1月17日,村里通知年后有到浙江嘉兴务工的免费专车,当时就报了名。5年前考到叉车证,这次回去,争取年内拿到电焊工证。臧永平一边接过工作人员发送的免费口罩,一边说,这一趟,帮我们节省了差不多1600元的车费,还把我们送到厂门口,考虑得很周到1月17日,村里通知年后有到浙江嘉兴务工的免费专车,当时就报了名。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认认真真学技术,兢兢业业干工作,通过不断努力,臧永平的工资从刚到厂里的每月4000元涨到现在的年薪10万元。臧永平和妻子在海宁的一家纺织厂工作,6岁的女儿在当地一家幼儿园读大班,一家3口住在厂里提供的宿舍里。
臧永平一边接过工作人员发送的免费口罩,一边说,这一趟,帮我们节省了差不多1600元的车费,还把我们送到厂门口,考虑得很周到。1月29日上午9时30分,记者在昭通市暨昭阳区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集中欢送仪式现场见到即将奔赴浙江海宁的臧永平,谈及未来的打算,这个满脸憨笑的小伙子认为技多不压身,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憧憬。
今日外出打工妹,明朝致富带头人……鲜红的标语不仅激励着臧永平,也是对当天远赴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的2039名外出务工昭通老乡的一种祝福。元旦前一天回到家,共待了28天。
臧永平笑着说,趁着年轻就想拼一把,多学技术多挣钱,为以后回乡创业打下一个好基础。除了臧永平一家三口外,哥哥嫂嫂也在这个厂打工。36岁的臧永平来自昭阳区永丰镇小闸村,已在海宁务工13年。5年前考到叉车证,这次回去,争取年内拿到电焊工证。
2023年春节,臧永平说,不仅是过得最舒心,还是在家团聚时间最长的一次。哥哥早3年来到海宁,吃不惯沿海清淡、甜口饮食的臧永平,还会常做家乡菜约着哥哥一家聚会。
相聚存快乐,离别留怀念。走出家门闯天下,离土离乡创新业。
请大家带好行李,开始排队……10时20分,小喇叭里传来温馨提示,臧永平和妻子扛起3个手提包、提着一袋零食,牵着女儿,走向发往浙江嘉兴的务工专车。干一行爱一行,我在这个厂里已经连续干了10年。
昭通日报记者:张永刚 尹婕说起不能回家过年的往事时,王鹏脸上划过一丝落寞,但又笑着说:所有的工作都要有人做,选择做高铁建设者,注定是陪伴不了家人的,但看着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自己有幸参与建设,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渝昆高铁是全国铁路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西昆(西安至昆明)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成渝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的高铁大动脉,项目建成后,昭通到重庆只需1.5个小时。作为重庆人,王鹏对参与渝昆高铁的建设感到更加自豪。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刚从施工现场回来的王鹏看起来灰头土脸。这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
王鹏不仅是队长,他还是指挥员、施工员。作为兄弟,他主动关心大家,会提前为上夜班的工作人员准备好夜宵,每周与大家交心谈心,冬天准备好取暖设备……从生活的小事上给予大家温暖。
对于像王鹏这样的高铁建设者来说,待渝昆高铁通车之时,他们早已经转战下一个项目,很难第一时间坐上自己建设的高铁回家。这个90后重庆小伙被乌蒙高原的太阳晒得黢黑。